對于污水處理廠的提標而言,無論是從原來二級標準達到一級B或者一級A,一定要采取一系列深度處理的措施,如沉淀、過濾、消毒等。
此外,污水處理廠提標改造需結合原有處理工藝進行系統分析統籌考慮,同時需關注以下四個問題。
一是低溫硝化效率低,Ⅳ類水體在硝化、反硝化過程中,溫度一定要控制好。因為污水處理廠都是按低溫設計的,但一年四季中,達到低溫的時間很短,其他時間可能是十幾度、二十幾度,所有池容是浪費的,設備投入也是增加的,應該有一個合理的設計值。
二是脫氮除磷碳源不足。當前為了達到脫氮還需向污水中加碳源,只有達到完全吻合碳源才是最高效的,但由于污水處理廠的水質波動,很難達到完全吻合。
三是溶解性不可生物降解COD去除難。污水處理廠不能簡單的看COD指標,COD也要做一個全分析,看看其中的成分,對溶解性和非溶解性COD進行設計。
四是改造用地受限。污水處理廠要深度脫磷就需要土地,污水處理廠提標改造的一系列問題都是我們應該關注的問題。
從技術可行性和經濟合理性角度考慮,有機物(CODcr、BOD5)和氮、磷的達標去除應盡量在二級生物處理工藝單元中完成。二級(強化)處理以有機物、懸浮物、氮磷等的高效去除為前提,以生物除磷和生物硝化/反硝化為主要方法,必要時增加化學協同除磷技術。繼二級(強化)處理后的深度處理應以過濾工藝為核心單元、混凝沉淀為強化手段,起到高效去除懸浮固體和膠體物質的作用,降低處理水的濁度和消除病原體,必要時通過調整混凝劑優選和劑量同步完成化學除磷。高級處理是達標深度處理的選用單元,通過物理、化學或生物方法更充分地去除水中某些特定的成分,例如反硝化濾池去除硝態氮,活性炭吸附和臭氧化去除難生物降解有機物及脫色、反滲透法去除溶解性固體。消毒處理是達標的必備單元及深度處理流程的最后一個單元,其功能是利用物理、化學或生物的方法去除和滅活水中的各種病原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