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道治理篇--水質改善及提升工程
YSC圍繞景觀河道湖泊,人工濕地等生態修復整治方法,提供河湖水體水質凈化綜合處理解決方案、污染地表水、中水、雨水等補水水源解決方案、駁岸及水體防滲解決方案、噴泉水景的設計、施工與服務,站在水資源綜合利用的高度,進行生態水環境綜合治理。可針對客戶需求承接獨立的湖泊河道修復整治項目、人工濕地構建與生態修復項目、水源地保護項目、污染地表水快速低成本凈化利用工程項目、景觀泳池娛樂設施水景凈化項目,圍繞國家目前提倡的海綿城市項目,針對環境水、分散式生活污水、工業廢水、城市雨水收集儲存與再利用等項目提供專業的綜合整治構建解決方案。
由于生態景觀湖泊河道水體水質凈化維護是水處理領域里的一個新的細分領域,很多企業及機構對此也缺乏成熟的可行的技術與經驗,沿用傳統污水處理思路會額外付出很大的代價,很多客戶因此走了很多彎路。豐富的經驗與專業的技術是項目成功的前提條件。
我們將根據客戶需求與項目實際情況,以盡可能小的前期投資與后期運營費用、簡單方便的運行維護模式為目標,為客戶提供原生態、最先進、最環保節能先進的綜合解決方案,并提供從項目前期咨詢、規劃設計、安裝施工建設、系統運營維護等全方位綜合服務,確保項目建設不走彎路一次成功!
以我們的專業與敬業,為您建設優美怡人的城市生態水環境!
歡迎客戶與合作伙伴來函來電垂詢,可提供相關詳細技術與商務資料,并將根據項目的具體情況提供專業周到的咨詢與各項服務!
超磁分離水體凈化技術以稀土永磁分離技術為基礎,是自主創新的國際先進技術,是科技部2006年國家火炬計劃項目,國家發改委2007年鼓勵推廣的環保產業技術設備。該系統利用了磁種技術、脫磁技術、微磁絮凝技術、分散技術等,與普通的沉淀、過濾相比,設備具有連續運行,可高效分離水中難沉降懸浮物的特點,工藝上具有流程短、占地少、投資省、運行費用低等優勢。
微磁絮凝技術
水中懸浮物一般不帶磁性,微磁絮凝技術是在待處理的水中投加磁種,以此磁種為“凝核”,配合投加混凝劑和助凝劑,使非磁性懸浮物與磁種快速凝聚成微小的磁性絮團,在超磁分離機強大的磁力作用下與水分離。
微磁絮凝技術的核心:
a、磁種:特選磁種、適當粒徑,剩磁小,有利于水中非磁性懸浮物與磁種結合;
b、水中的非磁性懸浮物在混凝劑和助凝劑作用下與前期投入水體的磁種結合,只需微絮凝即可在超磁分離凈化設備的強磁場作用下分離,無需形成大的絮團,投加藥劑量少,處理時間很短。
工藝流程簡述
(1)待處理水經過預處理后,進入混凝反應器,與一定濃度磁性物質混合均勻;
(2)含有一定濃度磁性物質的水體,在混凝劑和助凝劑作用下,完成磁性物質與非磁性懸浮物的結合,形成微磁絮團;
(3)經過混凝反應后,出水流入超磁分離設備,在高磁場強度下,形成的磁性微絮團由磁盤打撈出水中,實現微磁絮團與水體的分離,出水直接排放或回用;
(4)由磁盤分離出來的微磁絮團經磁回收系統實現磁性物質和非磁性污泥的分離,磁性物質回收再利用(回收率>99.6%),污泥進入污泥處理系統。
超磁分離水體凈化技術優勢
出水水質好 SS<8mg/L,總磷<0.3mg/L
處理時間短 磁盤為重力的640倍,整個過程(微磁絮凝+泥水分離)僅需3分鐘
流量大 單臺設備可實現處理量1000m3/h占地面積 每天處理20000噸水,系統占地僅9m×12m
排泥含水率低 排泥含水率<90%
能耗低 系統噸水電耗小于0.01元
運行費用低 微磁絮凝,投加藥量是傳統混凝沉淀的1/3~2/3
日常維護方便 無需反洗,自動化程度高,不需人員值守。